词语:天牛(201)

查询词语:天牛

汉语拼音:tiān niú

词语天牛基本解释:

昆虫。种类很多。成虫大小、形状、颜色因种类而异,一般为长椭圆形,触角较身体长。幼虫黄白色,扁长圆筒形。蛀食树木枝干,故又名锯树郎。为森林、桑树和果树的重要害虫。常见的如星天牛、桑天牛等。

 

词语天牛在线造句,用天牛造句

用天牛造句
    1. 多树种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的综合效益初步评价。

    2.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3. 触犯天条的天牛,被玉帝罚下人间投胎为牛,永世耕种土地。

    4. 2种天牛的危害特点以及对寄主造成的危害也有显著差别。

    5. 调查了外秦淮河两岸垂柳上光肩星天牛羽化孔、排粪孔的分布情况。

    6. 不同树种上,光肩星天牛刻槽微生境中分离频率较高的微生物种类也不同。

    7. 天牛上天禀报:“臣已传旨,但人间大灾,粮食失收,无粮可交。”

    8. 结合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对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

    9. 结论认为,环境因子和气象因子对松墨天牛的数量变化有重要影响。

    10. 评述了天牛成虫信息素及嗅觉感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大多数温带的天牛栖息于刚死亡或正在死亡的树木上,但光肩星天牛却侵染活的、健康的和衰弱的树木。

    12. 林分对松墨天牛种群影响不显著。

    13. 以光肩星天牛为生物指示物的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

    14. 利用CLIMEX模型分析松墨天牛分布区的气候限制因子,并在全球范围预测它的潜在分布区。

    15. 为了衡量程度的变化,木质素,他们首先喂针橡木木材,亚洲天牛甲虫。

    16. 在传媒天牛羽化期,在发病林分每隔1000米设置一个诱捕器,诱杀松褐天牛成虫。

    17. 仅松墨天牛的染色体上有带纹存在,以圆形、椭圆形为主。

    18. 目前控制媒介昆虫松墨天牛是治理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途径。

    19. 美国于1996年在纽约、芝加哥等地发生了光肩星天牛的危害。

    20. 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及黑河林区森林过火后主要虫害为天牛和小蠹类;

    21. 因此,在健康松树上咬筑刻槽是松墨天牛成虫的另一种危害方式。

    22. 栗山天牛危害主要分布在上坡、山脊和阳坡的栎树。

    23. 光肩星天牛的取食习性尽管不是独特的,但也不常见。

    24. 乔灌木的多样性变化对青杨天牛的为害程度的影响大于草本植物变化带来的影响。

    25.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林木害虫。

    26. 温州天牛人造革有限公司。

    27. 研究开发出松墨天牛FJ-MA系列引诱剂产品及生物防治技术。

    28. 光肩星天牛寄主空间生态位选择性研究。

    29. 天牛个月才运动一次,是不会有效果的。

    30. 吉林省墨天牛属昆虫种类记述

    31. 中国脊虎天牛属一新种及一新亚种(鞘翅目:天牛科:天牛亚科)

    32. 瓜藤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控害技术

    33. 危害桉属两种天牛及其防治

    34. 试论以和谐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杨树天牛防御体系的建立

    35. 扎兰屯秀水风景林天牛危害初报及治理措施

    36. 中国天牛科二新记录属二新种(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

    37. 杨树天牛灾害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技术

    38. 垂柳天牛发生危害调查及防治

    39. 中国刺虎天牛属二新种(鞘翅目,天牛科,天牛亚科)

    40. 光肩星天牛成虫雌雄性比及其对种群消长的影响研究

    41. 河北省园林植物常见天牛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42. 江汉平原杨树天牛的危害特点与防治对策

    43.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生态调控理论与技术

    44. 中国脊花天牛属一新种(鞘翅目:天牛科)

    45. 林业措施控制杨树天牛的研究

    46. 中国楔天牛族二新种(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

    47. 清理松枯死木对松褐天牛数量影响分析

    48. 杨树品比试验的天牛危害状况差异分析

    49.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在天牛防治中的应用展望

    50. 天牛成虫行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51. 我国天牛类害虫生物防治概况

    52. 从白僵菌中筛选杀天牛蛋白的初步研究

    53. 中国筒天牛属二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

    54. 光肩星天牛及其近缘种mtDNA序列和基因特点

    55. 不同溶剂提取的侧柏挥发物对双条杉天牛触角电位反应的影响

    56. 杨树速生丰产林天牛危害的调查与防治试验

    57. 天牛族在中国的种类数量分布趋势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依次减少;

    58. 长白山北坡访花天牛区系研究

    59. 触破式微胶囊剂防治黄斑星天牛试验

    60. 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61. 苎麻天牛幼虫影响苎麻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62. 黄山地区天牛科昆虫调查研究

    63. 浙江省天牛科昆虫名录补遗

    64. 杨树单宁与酚类物质种类及含量与光肩星天牛危害之间关系的研究

    65. 天牛防治措施与对策分析

    66. 中国星斑天牛属一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科)

    67. 通过拟合方程对光肩星天牛的显著性检验进行分析;

    68. 双条杉天牛初期幼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69. 树干注射技术防治黄斑星天牛

    70. 取食不同杨树对光肩星天牛幼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71. 中国脊筒天牛属分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

    72. 天牛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73. 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74. 青杨天牛的防治措施

    75. 杨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初探

    76. 防治危害杨树天牛新方法初报

    77. 新疆主要造林树种对光肩星天牛的抗性

    78. 打孔注药防治垂榆桑天牛试验

    79. 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研究及其防治措施的应用

    80. 抗黄斑星天牛杨树品种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