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血吸虫(207)

查询词语:血吸虫

汉语拼音:xuè xī chóng

词语血吸虫基本解释:

寄生虫,长约一两厘米,雄虫乳白色,雌虫后半部褐色,雌雄常合抱在一起。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静脉系统的小血管中,可引起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症状是发热、起风疹块、腹泻、有腹水、肝和脾肿大等。

 

词语血吸虫在线造句,用血吸虫造句

用血吸虫造句
    1. 由水生螺传播的一种称为血吸虫病的寄生虫病似乎也会受到气候的影响。

    2. 本文所讲的内容对防治血吸虫病有重要意义。

    3. 他们还用一对放在微芯片上的水蛭神经元(而神经细胞来自血吸虫)组成了一个逻辑元。

    4. 血吸虫还有一种如同隐形披风的特殊外衣,称为体壁。

    5. 它游泳,海豚的胸肌蛙鞋引导和利用,借助了血吸虫,停止。

    6. 在水中,微小的血吸虫从卵里孵化出来,利用钉螺作为中间宿主,直到它们长大到足以在水中自由飘浮。

    7. 美国的一个研究组找到一种化合物,恶二唑,可以攻击血吸虫生存所需要的一种酶。

    8. 单退点和对照点人群的血吸虫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变化。

    9. 药品足够分配,于是血吸虫病在M州被永久消灭了。

    10. 目的了解我国急性血吸虫病疫情漏报的主要原因。

    11. 他列举了肺结核、艾滋病、疟疾、霍乱和血吸虫病。

    12. 结论日本血吸虫钙磷蛋白基因编码蛋白为钙结合蛋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抗原和药物及诊断靶点。

    13. 目的阐明建坝蓄水后钉螺消亡规律及其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14. 为进一步揭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机制和寻找更有效的防治途径打基础。

    15. 目的:建立日本血吸虫病抽样调查居民感染率的误差分析和统计方法。

    16. 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疾病负担的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17. 目前,治疗血吸虫感染主要使用吡喹酮(praziquantel),但是还没有有效的疫苗。

    18. 从20世纪80年代起,70多个热带国家的医生们都使用一种主要药物来治疗血吸虫病。

    19. 吡喹酮是唯一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血吸虫病的药物。

    20. 结论建坝蓄水能消灭钉螺和血吸虫病。

    21. 结论胆囊移位常发生于肝及胆道疾病中,特别在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中。

    22. 尿路血吸虫病还被认为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一项风险因素,对妇女尤其如此。

    23. 每年有28万人死于血吸虫病,此病也叫做裂体血吸虫或蜗牛热。

    24. 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仪是一种便携的日本血吸虫病早期的诊断仪器。

    25. 目的了解江西省余干县驾湖村2007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情况。

    26. 血吸虫在宿主间的转移实验证明了血吸虫具有抗原伪装现象。

    27. 血吸虫病尤其影响到农业和渔业人口。

    28. 为此,本文总结基因操作技术在血吸虫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现状。

    29. 目的对日本血吸虫病山丘型疫区居民接触疫水的方式进行分类。

    30. 目的:阐明云南山区血吸虫病流行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

    31. 本发明提供了吡喹酮在制备抗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32. 因此,总的来说,湖南的血吸虫病的防治形势相当严峻。

    33. 方法对全市晚期血吸虫病进行10年随访观察。结果男性晚血年病死率3。

    34. 获取第5代培养细胞作ELISA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抗体。

    35. 世卫组织血吸虫病控制战略的重点是,通过使用吡喹酮进行定期、有针对性的治疗,遏制该疾病。

    36. 按农畜血吸虫病不同山区疫区研究控制技术,为防治提供指导。

    37. 这可能是小剂量NAC减缓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病变的早期效果最好的机制之一。

    38. 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

    39. 血吸虫病的症状是人体对虫卵的反应所致,并不是由血吸虫本身造成的。

    40. 目的进一步了解湖滩地区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程度及特征。

    41. 另外,血吸虫的构造分子没有一种是免疫系统看不见的。

    42. 对今后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策略提出了建议。

    43. 控制血吸虫项目的规划者对预测的流行程度和感染者数量不确定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44. 这应有助于切断疟疾、淋巴丝虫病、血吸虫病和日本乙型脑炎的传播。

    45. 血吸虫病蔓延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地区。

    46. 结论应加强对河南省重点人群血吸虫病传染源的监测力度。

    47.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度对个体内虫卵计量变异的影响。

    48. 韩泽广告诉本网站说,对血吸虫蛋白质组的鉴别可以帮助药物开发者避免使用某些类型的蛋白质作为靶标,因为它们的结构变化非常大。

    49. 钉螺作为血吸虫惟一的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环节。

    50. 建立浸棒夹心胶体染料免疫试验(DSDIA),检测宿主血清中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

    51. 为诊断尿路血吸虫病,可采用过滤技术,使用尼龙、纸或聚碳酸酯滤器。

    52. 结论文化程度低仍是制约渔船民提高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意识和接受措施的重要因素。

    53. 方法建立血吸虫病监测系统,在原疫区对钉螺和传染源进行同步监测。

    54. 专家称如果中国能将本国的血吸虫控制好,在防治血吸虫方面就能够在亚洲和非洲地区取得优势地位。

    55. 吡喹酮是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对各类血吸虫均有杀灭作用。

    56. 目的实验评价新型涂肤防护剂—防蚴润肤霜防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效果,并了解其对皮肤的急性刺激反应。

    57.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血吸虫直肠肉芽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58. 这些科学家在津巴布韦征集了两组血吸虫病患者,其中一些患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59. 和县沿江地区特大洪水后血吸虫病疫情调查。

    60. 目前,血吸虫病的治疗主要依靠吡喹酮(PZQ)药物。

    61. 结论东方田鼠血清中某些蛋白质参与其抗日本血吸虫的过程。

    62. 血吸虫病:由血吸虫属寄生的扁虫引起的慢性疾病。

    63. 目的对汉阳区达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进行考核验收。

    64. 制备日本血吸虫表膜抗原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

    65. 他支持该机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血吸虫病、蠕虫病与疟疾防治等领域开展合作。

    66. 到目前为止,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的主要药物。

    67. 血吸虫病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急性和慢性血吸虫病累及的主要器官的病理变化及合并症。

    68.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临床及CT、MRI特点。

    69. 中国科学家鉴定出了一组血吸虫蛋白质,它们能帮助这种寄生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70. 再好不过的一个例证是利用小学这个平台,为非洲罹患血吸虫和蠕虫病的数百万儿童进行治疗。

    71. 血吸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

    72. 目的评价胶体染料试纸条试验(DIA)血吸虫病大规模现场筛查中的效果与费用。

    73. 从随机多肽库中筛选日本血吸虫抗原模拟表位诱导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74. 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是,检测粪便或尿液标本中寄生虫卵。

    75. 祝红庆,曹淳力,高凤华,等.改良加藤法普查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评价。

    76. 结论日本血吸虫糖基成分能够诱导宿主产生多种类型的抗体应答;

    77. 他们还发现钉螺、血吸虫生长发育有效积温地理界线向北延伸了一到二个纬度。

    78. 钉螺扩散是血吸虫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79. 目的为了减少第三次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人为选择样本带来的偏差。

    80. 科学家确定一种可能成为治疗血吸虫的新方法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