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施琅(1621-1696)(203)

查询词语:施琅(1621-1696)

汉语拼音:shīláng

词语施琅(1621-1696)基本解释:

清代大将。字尊侯,福建晋江人。初为郑芝龙部将,顺治初年降清。1683年率军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建议在台驻兵屯守,以防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被采纳。封靖侯。

 

词语施琅(1621-1696)在线造句,用施琅(1621-1696)造句

用施琅(1621-1696)造句
    1.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可能需要等“施琅号”之后出现更加强大的航母。

    2. 施琅”最大的潜在弱点在里面,即乌克兰提供的发动机。

    3. 施琅号”并没有与之相近的机组配合及空中能力。

    4. 而北京还无法具备这种国际海上力量,无论有没有“施琅”。

    5. 关于施琅号将部署在哪里,或到底作何用,北京方面仍保持沉默。

    6. 按照美国标准,“施琅”在水面上的防御非常低。

    7. 施琅”将去航母如云的太平洋巡逻。

    8. 她在前苏联的名字是“瓦良格”,现在她的新名字是“施琅”,将在今夏开始海上试航。

    9. 施琅号当做建造另一艘航母的蓝图纯粹是浪费金钱。

    10. 据报道,“施琅号”涡轮发动机采购自乌克兰。

    11. 中国英雄的名字也很受欢迎,特别是“施琅”——一位17世纪时征服台湾的海军司令。

    12. 施琅号(尽管有助飞斜坡)的出现,显示了中国人在太平洋的外交实力(和战斗力)。

    13. 中国首艘航母为何取名“施琅号”?

    14. 也论施琅的气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