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三民主义(200)

查询词语:三民主义

汉语拼音:sān mín zhǔ yì

词语三民主义基本解释:

孙中山在他所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提出的政治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于1924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词语三民主义在线造句,用三民主义造句

用三民主义造句
    1. 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2. 如不把它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国民党就不能前进。

    3. 这大概从与之同处一条战线中的“三民主义文艺”的提倡中看得更清楚。

    4. 有些人自己对自己加封为“三民主义信徒”,而且是老牌的三民主义者,可是他们做了些什么呢?

    5. 这些政策,都符合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及其遗嘱的精神。

    6. 有些青年,仅仅在嘴上大讲其信仰三民主义,或者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不算数的。

    7. 你给我指出哪一个县实施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8. 特别是对三民主义的服从国民党非常强调,因为它意味着在法统上的统一。

    9. 这三个原则,事实上,被提高到基本原则的地位:在三民主义

    10. 但是这种三民主义是什么三民主义呢?

    11. 第三部分,指明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完成了对三民主义的继承和超越。

    12. 这种人性—道德进化论是其三民主义的固有内容,反映了孙中山在中西文化碰撞时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取向,其中包含有孙中山伦理思想的内在矛盾。

    13. 在这以后,出现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14. 蒋经国提出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现实吗?

    15. 三民主义文艺政策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矛盾及其政治原因

    16.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华文化近代转型;